新聞資訊
NEWS自2024年7月開工以來,面對深基坑支護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、超危大高支模等“硬骨頭”,項目部以“紅色引擎”驅動技術創新,以“黨建+攻堅”模式突破重重難關,讓黨旗始終飄揚在施工最前沿。
紅色堡壘攻堅克難 破解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
“越是艱難越要發揮黨組織戰斗力!”在酒店核心筒6.4米深筏板澆筑戰役中,黨員攻堅組立下軍令狀。面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控制這一行業難題,黨員技術骨干主動請纓成立攻關小組,創新采用“雙層冷卻管網+智能溫控”系統,在筏板關鍵位置預埋冷卻水管,配合無線測溫儀實現24小時智能監控。黨員技術骨干帶頭駐守現場七天七夜,通過百余組數據動態調整施工方案,最終將混凝土核心溫度控制在75℃以下,提前18小時完成澆筑任務,開裂率優于行業標準,創造了深基礎施工的新標桿。
創新驅動提質增效 黨員領銜技術突破
在提升工程質量的關鍵時刻,黨員先鋒隊再次彰顯擔當。針對抗浮錨桿施工合格率偏低的難題,項目部成立“技術創新先鋒崗”,黨員骨干帶頭扎進現場,從塵土飛揚的作業面到深夜的圖紙研討會,經過數十個晝夜的現場測試和方案優化,最終創新提出“一體式囊艙錨桿”工藝,解決了注漿壓力不足、特殊部位處理缺失等不足。通過優化注漿囊艙結構,配合全新的施工規范和設備升級,使錨桿合格率一舉提升至93.33%。《提高一體式囊艙抗浮錨桿一次驗收合格率》和《降低超厚筏板大體積混凝土開裂率》兩項QC課題成果均獲得安徽省QC成果一等獎。
黨建賦能智慧建造 技術成果競相涌現
項目將“紅色匠心”融入施工全過程,打造出“黨員領銜攻關-團隊協同創新-成果轉化應用”的良性循環。目前已完成基坑支護、沉降后澆帶等方面的3項實用新型專利申報,在桁架樓承板領域實現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雙突破。目前正在研發“超薄底模抗裂施工”和“超高層井道電梯安裝”兩項工法。智慧工地云平臺深度應用,實現了項目建設全過程數字化管理。
從晨曦初露的技術交底,到星夜兼程的質量檢查,海恒國際體驗式商業街區項目項目團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“紅色匠心”的深刻內涵。這座商業新地標正拔地而起,為城市升級注入新動能,更展現了新時代建設者踐行質量強國的擔當與作為。